去年我租了一台硬件配置是10多年前的独立服务器,虽然配置被戏称为‘洋垃圾’,但它却意外地满足了我日常的各种需求。” 整体用下来,我觉得它还是挺能满足我日常需求的。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搞清楚独立服务器和裸金属的区别,只知道两者都可以完整地使用物理资源,这次正好借机给自己补补课。
以下是“独立服务器”(Dedicated Server)与“裸金属服务器”(Bare Metal Server)的对比表格:
特性 | 独立服务器 | 裸金属服务器 |
---|---|---|
定义 | 物理服务器资源独享,由服务商预先配置并交付使用 | 物理服务器资源独享,通常结合云平台或按需即开即用 |
硬件资源 | 通常配置固定,用户可选但需提前采购或预留 | 可灵活选配 CPU、内存、存储等硬件规格,支持按需扩展 |
虚拟化 | 可自行安装虚拟化软件(如 VMware、KVM) | 通常不包含任何虚拟化层,直接裸机运行 |
性能 | 性能稳定,受限于初始配置 | 性能最高,无虚拟化开销,I/O 延迟更低 |
启动/部署速度 | 部署时间较长(数小时到数天),因硬件交付流程 | 部署快速(分钟级或几小时),按需自动化完成 |
可定制性 | 可定制度中等,需与服务商沟通硬件变更 | 高度可定制,用户可自定义镜像、网络拓扑等 |
计费模式 | 通常为包月或包年固定费用 | 支持按小时、按天或包月计费 |
安全隔离 | 与其他用户完全隔离 | 同样物理隔离,且多配合云安全策略(私有网络、防火墙等) |
管理与运维 | 用户需自行或通过托管服务商运维 | 可选择自管理或由平台提供自动化运维工具 |
典型场景 | 对性能稳定性要求高、且对虚拟化依赖低的应用 | 需要极致性能、低延迟,或按需快速扩缩容的场景 |
说明:
- “独立服务器”更多强调物理资源的独占性,但通常在传统数据中心环境中,硬件规格较为固定;
- “裸金属服务器”则是在云化管理平台下提供的物理机服务,兼具云的灵活性和物理机的高性能。
可以看出,独立服务器更像是我们平常使用的电脑(完整的物理机),需要自己手动配置;而裸金属服务器结合了云平台的灵活性和物理机的高性能,通过云平台对物理机资源进行管理,可以实现快速自动化部署。
我一直很好奇我的这台独立服务器长什么样,后来通过查询官方的机器配置单,终于在网上见到了它的真容。看上去非常小巧,宽度大概比16寸笔记本稍大一点,堪称袖珍版独立服务器。
其实现在家用的电脑性能比它应该强太多了,跑起来当个人服务器不是不行,但是总体电费应该也是不小的开支,还不如搞个这个玩玩。目前整体用下来相当满意的。因为只是我个人及家里人小范围使用,整体用下来效果还行。
目前的空载温度如下:
coretemp-isa-0000
Adapter: ISA adapter
Package id 0: +29.0°C (high = +80.0°C, crit = +100.0°C)
Core 0: +29.0°C (high = +80.0°C, crit = +100.0°C)
Core 1: +27.0°C (high = +80.0°C, crit = +100.0°C)
Core 2: +26.0°C (high = +80.0°C, crit = +100.0°C)
Core 3: +28.0°C (high = +80.0°C, crit = +100.0°C)
这台服务器我安装了Linux (debian 12)操作系统,其实拿来安装Windows也是没问题的,不过考虑资源消耗及稳定性,还是选择通用方案Linux,感谢开源社区。
目前总体来说,服务器资源还是比较空闲的。我曾经也用它跑过本地大模型(ollama + 3B参数模型),整体体验勉强可用,不过和我本地的甜品卡4060ti相比还是差太多了,4060ti跑7B模型非常流畅。我还曾把它接入到网站做智能客服,但后来发现资源占用太多,会影响服务器上其他应用的运行,所以就停用了。整体来说,作为个人日常使用,相比VPS的资源占用限制,独立服务器可以充分利用全部资源,用起来还是挺让人愉快的。
我几乎所有的应用都通过Docker进行部署的,方便数据备份和应用迁移。等以后真的有更高的业务需求,再把一些站点迁移出来,现在的配置肯定是够用的。
我主要部署了以下这些服务:
服务名称 | 用途 |
---|---|
1panel面板 | Linux服务器的管理面板,可以管理docker应用 |
openresty | 基于 Nginx 的高性能 Web 应用服务器,反向代理用 |
MySQL数据库 | 搭配wordpress使用 |
memos | 轻量级笔记服务,我主要是拿来日常记录东西 |
easyimage2 | 开源图床程序 |
wordpress | 博客 |
qbittorrent | 下载工具 |
kodbox | 网盘工具 |
jellyfin | 流媒体管理工具,构建私人的视频平台 |
bitwarden | 密码管理工具 |
reader(阅读3服务器版) | 在线阅读工具,配合书源使用 |
freshrss | rss订阅管理器 |
koodo-reader | 在线阅读工具,自己导入内容 |
siyuan | 思源笔记,备用 |
哪吒监控 V0 | 大名鼎鼎的nezha探针,不过也有一些争议,V0版本养老了 |
wallos | 订阅管理工具(可以到期前提醒,预算对比,每月/年花费统计) |
tinymediamanager | 流媒体刮削工具 |
vless-web | 自己写的小工具,可以快速将vless转化成自己需要的文件格式,不用复制粘贴一个个替换。 |
这些软件整体上资源消耗不大,除了jellyfin在观看媒体转码时,如果不加限制会把CPU跑满,吃了没有核显加速的亏啊。而且jellyfin也没有选项可以设置不进行转码。PS:转码本身不是坏事,可以让网络或解码性能较差的设备也能正常观看内容,但是否转码,最好还是能让我自己选择。
半年使用下来,这台独立服务器让我很满意,至少不用像以前那样时时刻刻担心CPU长期占用会违反TOS、超限制被商家制裁。也让我对后续服务器和VPS的购买思路有了新的想法。以后我应该会选择线路机做反向代理,以提供更好的日常访问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