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 Linux使用过程中一些补充

最近在忙其他事,对于Arch Linux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修正,一直拖延没及时整理。担心过段时间忘记了又重新弄,强迫自己下午抽空记录一下。

主要问题:

  • Arch和Windows字体一致性
  • fcitx5
  • 时光机Timeshift
  • 蓝牙耳机连接问题
  • flatpak安装特定软件
  • 远程桌面工具remmina
  • 更新强迫症(拿了一台vps也安装了arch,测试一下长时间不更新是否会挂)

Arch和Windows字体一致性

之前安装的一些字体,但是在WPS上看word文档,发现字体显示跟Windows上的差异性还是挺大的。通过安装这些差异大的字体,来解决显示上的一致性问题,目前我使用下来感觉基本一致。

提前下载好需要的字体,切换到字体目录,复制到TTF字体目录

sudo cp fangsong_GB2312.ttf FZXBSJW.TTF simfang.ttf 方正大标宋简体.TTF 楷体_GB2312.ttf 方正大标宋_gbk_downyi.com.ttf /usr/share/fonts/TTF
fc-cache -fv #重建字体缓存

fcitx5

按照之前的方法,死活解决不了某些场景下召唤中文输入法的问题,通过加入了额外的三行解决:

vim ~/.xprofile
#添加下面几行内容
export GTK_IM_MODULE=fcitx
export QT_IM_MODULE=fcitx
export XMODIFIERS=@im=fcitx
export INPUT_METHOD=fcitx
export SDL_IM_MODULE=fcitx
export GLFW_IM_MODULE=fcitx
#使配置生效
source ~/.xprofile

时光机Timeshift

一直听说Arch Linux会滚挂掉,但目前自己还没有碰到。在我的Mac上之用TimeMachine进行备份,想着Arch应该也有类似的工具吧,之前在Linux Mint中自带了Timeshift,然后去官方的Package中搜索了一下发现也有,于是就愉快的安装了,虽然不一定遇到滚挂,但是执行安装前不定期备份一下图个心安,特别是一次性更新很多内容最好手动备份一个。

timeshift-package

备份图

蓝牙耳机连接问题

有次中午想听歌看视频,通过蓝牙脸上耳机一直提示提示Connection Failed: No audio endpoints registered。通过搜索发现是音频服务的问题。这里使用pulseaudio来管理,按照配置后如果还不行,建议重启下电脑。

sudo pacman -S pulseaudio pavucontrol alsa-utils #安装 PulseAudio
systemctl --user status pulseaudio #启动
sudo pacman -S pavucontrol #使用pavucontrol配置声音
pavucontrol
sudo pacman -S pulseaudio-bluetooth 
systemctl --user status pulseaudio
systemctl --user enable pulseaudio

flatpak安装特定软件

最近迷上了jellyfin(自建媒体库和刮削),虽然家里有Nas(自带的海报墙很漂亮),但是考虑到运营商在严查pcdn(pt被无辜波及),避免被限速就不敢随意下载了,毕竟只下载不上传那是纯吸血这是要遭到唾弃的。于是就用了一台独服进行下载(流量够用,放着也是浪费,硬盘小点,看完删,删完下)。

jellyfin安装包

看了官方是有通过flatpak分发的版本,其实我尝试过github上的deb包,但是一直卡死在那个界面进不去,后续尝试了一下flatpak版本发现可用。查了下资料,了解到

Flatpak 是一种软件打包和分发系统,主要用于 Linux 生态系统。它提供了一种沙盒化的方式来运行应用程序,确保不同 Linux 发行版之间的兼容性,同时提高安全性。

我的理解就是安装包大一些,然后基本依赖啥都带了。果然运行起来没啥问题。

#安装flatpak
sudo pacman -S flatpak
flatpak remote-add --if-not-exists flathub https://flathub.org/repo/flathub.flatpakrepo
#下载并安装jellyfin
cd Downloads
wget https://flathub.org/apps/details/com.github.iwalton3.jellyfin-media-player
flatpak install ~/Downloads/com.github.iwalton3.jellyfin-media-player.flatpakref
#运行jellyfin
flatpak run com.github.iwalton3.jellyfin-media-player

但是每次都通过这么一串命令行进行运行也挺麻烦的,这里通过alis缩短命令,并且创建一个桌面快捷方式。

alias方式如下:在末尾加入即可,如果用默认bash应该是.bashrc文件,后续终端中输入jellyfin就可以启动啦

vim ~/.zshrc
alias jellyfin="flatpak run com.github.iwalton3.jellyfin-media-player"
source ~/.zshrc

创建快捷方式并放在application应用文件夹中,我的桌面环境为xfce4,效果如下

jellyfin快捷方式

cd ~/.local/share/applications
vim jellyfin.desk
#输入如下内容:
[Desktop Entry]
Version=1.0
Name=Jellyfin
Comment=Open Jellyfin Media Player
Exec=flatpak run com.github.iwalton3.jellyfin-media-player
Icon=application-default-icon
Terminal=false
Type=Application
Categories=Utility;
#保存并添加执行权限
chmod +x jellyfin.desk

远程桌面工具remmina

日常远程家里我喜欢使用rustdesk,但是内网的windows机器,还是需要有一个rdp工具,然后这款软件直接安装是没有rdp协议的,需要安装一个freerdp,安装命令如下:

yay -S freerdp remmina

rdp

更新强迫症(拿了一台vps也安装了arch,测试一下长时间不更新是否会挂)

Arch Linux作为一个滚动更新的发行版,只要你滚就一直是最新的,不想要后期升级到发布的新版本。只要执行sudo pacman -Syu即可。但是呢这个命令它会上瘾的,每天早晨和下午,我至少执行了两次,很期待更新。刚来Arch Linux中没见过世面,大佬勿怪。

更新界面

这个更新的过程挺解压的,正如有佬哥说你天天更新,更新的内容少,对于这个系统来讲变化的过程是线性的,而不是突然畸变的。同时为了测试长时间是否会更挂,我做了如下小实验:

  1. 笔记本电脑的arch(2周更新一次)

  2. 虚拟机里的Arch可以2˜3个月更新一次

  3. 工作机这台Arch可以随时更新(达到上条说的“过渡期”线性而非畸变)

  4. VPS上安装了Arch Linux(小半年更新一次)

总结

Arch Linux真是一个让我觉得相见恨晚的系统,也许是在Linux Mint环境下安逸太久了。截至目前Arch满足了我日常的工作生活,当然还有一些问题待解决,比如打印机问题,这块后续如果能搞定,我再更新。目前除了打游戏外,日常使用上网、看电影、听音乐、写文档基本都满足了。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