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Jellyfin尽量避免转码?服务器与客户端优化设置

前两天花钱购买了一台CCS 99刀的独服(真的刷卡不眨眼睛的),其实我已经有一台相当棒的独服了,各种服务在上面跑,流量给的也很充足。但是看到这台i7-6700k/32GB DDR4RAM/1TB SSD的配置,我的眼睛挪不开了,为啥呢,因为i7-6700k自带的核显刚好能补足我在使用jellyfin(自建影音库)时头疼的转码问题,因为E3的CPU不带核显,如果启动转码,CPU占用会迅速升高。虽然目前只有我一个人独享服务器(家里人本地看NAS),但依然会出现卡顿,尽管CPU没有100%占满,播放依然不流畅。

后面满怀期待的等待CCS开机,然后收到了一封邮件告知书:

Hello,
Thank you for your recent order.

Unfortunately, the i7-6700K configuration has completely sold out due to high demand, and we no longer have any units available. We do not have an ETA when one would be available nor is this an item we are restocking.

As an alternative, we can offer a comparable setup with immediate availability:
Intel E3-1240, 16GB RAM, 1TB SSD, located in our Los Angeles data center.

Please let us know if you'd like us to proceed with this configuration. We can get the E3-1240 provisioning right away for you.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i7 6700K没有了,问我能否接受E3的CPU,后来想着99刀独服(特别是LA区域)还是同意了,CPU和内存和硬盘都有中奖,流量只有20TB(真可惜)。然后我部署了相同的jellyfin服务,把相应的数据都迁移到新服务器上,当我开心的打开视频时,还是出现了卡顿。也是CPU占用50%以上,这还是解码的问题。看来还得有核显才行,后面寻思着能否关掉转码,尽量使用原码播放,如果实在不行就把这台机器退了吧,毕竟没有按照原先配置交付,我相信应该还是能沟通下来的,虽然后面了解到很多后面的订单也拿到了i7的机器,允许我悲伤一下。

jellyfin的配置分为服务端和客户端两个部分。先讲服务端的设置:

我们先理解一下转码的作用,转码不见得都是坏事。

视频转码的作用

1. 适配播放设备

不同的设备支持的视频格式不同,转码可以让视频在手机、电视、网页、播放器等不同平台上正常播放。

2. 减小文件体积

转码为更高效的编码格式(如 H.265 或 AV1)可以显著压缩文件体积,节省存储和带宽。

3. 提升网络传输效率

在流媒体平台(如哔哩哔哩、抖音、YouTube)中,转码后的多种版本可以适应不同网络速度(自动选择清晰度)。

4. 标准化格式

统一视频格式和参数,便于视频编辑、后期处理、归档和发布。

5. 多清晰度输出

比如把一个 4K 视频转为 1080p、720p、480p 等不同清晰度,供用户选择。

服务端优化

根据我的设备情况基本都是近一两年的相对高配的电脑和手机产品,所以不使用转码直接源码传输,本地通过硬解码其实是完全可行的。服务端后台菜单播放-转码里没有明确的关闭转码的选项。但是我可以通过设置尽量不触发转码。

Jellyfin 管理面板 → 播放 → 转码

设置1

因为E3的CPU没有核显,所以图上两个允许不要打勾。Jellyfin 默认会优先使用 H.264,当 HEVC 和 AV1 被禁用时,它就不会考虑使用它们。如果勾选了的话,由于没有iGPU,会导致因无法使用 Intel Quick Sync和无法硬件编码 HEVC (H.265) 或 AV1,所有编码都会使用纯软件编码 ⇒ 非常耗 CPU!会出现CPU 占用率飙高,转码效率非常慢,出现我上述讲得,手机播放容易卡顿。

色调映射算法保持默认的BT.2390即可,当你播放 HDR 视频(如 HDR10)时,而你的设备(如手机)不支持 HDR 显示,Jellyfin 需要把 HDR 转换为 SDR —— 这就需要色调映射(Tone Mapping)算法。

常见的色调映射算法

算法 说明
BT.2390 推荐的现代算法,平衡亮度和对比度,兼容性好
BT.2446a 更高对比度和饱和度,但可能导致颜色失真
Reinhard 更旧的通用算法,画面偏灰
Hable 类似电影风格,亮部压缩多
Mobius 类似 Hable,但亮度表现不同

编码预设选择 veryfastfaster,这样子可以在硬件性能和画质取舍上达到一定平衡,因为如果真的需要转码,说明本地硬件配置不是特别达标,否则一般都可以通过本地硬件解码。。

设置2

H.265CRF编码质量等级从原先28调整为26。

CRF(恒定码率因子)控制转码后视频的质量 vs 文件大小

CRF 值 视频质量 文件大小 CPU负载
18-20 极高
21-23 推荐
24-28 中等 轻负载,质量略差
29+ 很小 不建议,画质损失明显

设置-播放

设置3

因为E3无法硬件编码 HEVC (H.265) 或 AV1,这里直接设置转码时候选择H264AAC

客户端优化

以jellyfin安卓客户端优化设置为例(iOS直接使用infuse即可)

🔧 1. Video player type → 修改为“ExoPlayer”
如果选择 Web player,这个是浏览器内核播放器,兼容性差、性能差,容易触发转码。点击 Video player type。选择:ExoPlayer 或 External player(如 MX Player、VLC)。如果选择ExoPlayer一定要把Allow SSA/ASS subtitles in direct play勾选上,勾选后,SSA/ASS 字幕将不会触发转码

我更偏向于使用External player app ,使用“MX Player”进行硬解码播放文件。设置如下:

设置3

播放效果如下:

播放效果

看到这个播放方式为:DirectPlay,可以流畅的观看影视剧了,同时E3的CPU占用率都是在5%以下非常的奈斯。

目前我通过瓦工的线路机MEGA进行反代这台LA的独服,这样子晚高峰看剧也是相当流畅。好吧我又一次说服了自己留下这台独服,不做退款。总体上来讲,现在的终端设备的硬件配置都相当高,通过本地硬解码规避服务器转码,降低了服务器的资源占用同时保证不卡顿,无非是原画传输,流量使用会比转码大一些,不过能够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这样是值得的不是嘛,不然都是吃灰。当然后果后续这个给家里人或者朋友一起用,一个月2T双向的CN2线路流量应该是不够的,不过到时候再看吧,我应该会把人数控制在5个人以内,不然人数多一方面流量扛不住,另外还要维护这个影音库并进行刮削,也是相当繁琐的。这也不得不说本地成品NAS的好处,自带刮削工具,无需手动操作。不过作为服务器爱好者,慢慢摸索、手动刮削、人工入库,想想也挺有意思的。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